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185篇
航天技术   114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对流量突变条件下RP-3航空煤油的圆管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燃料流动与传热实验是在超临界压力为3MPa、燃料温度为300~650K、雷诺数为3000~60000范围内进行的。实验同步测量了圆管煤油温度、壁温、油压的沿程分布,并应用基于动量与能量守恒的非定常控制体分析方法,获得了航空煤油壁面摩阻系数与传热努塞尔数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当煤油温度未超过临界值(约650K)、处于过压液态时,该实验条件下的入口流量的突增或者突减过程对摩阻系数与努塞尔数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62.
谢建  谢政  杜文正  姚晓光  李良 《航空动力学报》2018,33(11):2626-2634
为研究水雾对火箭点火超压的抑制效果,采用平面波跨介质传播理论分析水雾对点火超压的抑制机理,得到了影响水雾抑制点火超压效果的主要因子。进而,数值研究各因子对抑制效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在满足火箭安全发射条件下各因子的取值范围。最后,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设计数值计算的参数水平,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抑制效果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参数化模型,并进行了抑制效果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点火超压抑制效果的主要因子有:水滴直径、水雾体积分数和水雾层厚度。受水滴直径影响,水雾对点火超压有2种不同的抑制机理。此外,当影响因子在一定阈值内变化时,点火超压抑制效果与影响因子之间存在参数化模型,且置信概率不小于95%。   相似文献   
263.
为提高总体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民用飞机机身剖面构型及客舱的设计措施,并在一个开放式飞机总体设计环境中实现这一功能。定义了飞机机身类部件坐标系,提出了机身剖面构型、地板、装饰层、厨房、卫生间、衣帽间、应急出口、舱门、舱段隔板、座椅和行李架等的参数化描述和模型构建方法,设计了客舱参数化描述数据结构、剖面构型与客舱布置的数据对应关系及客舱设计逻辑,建立了交互式机身剖面构型和客舱二、三维快速设计环境。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客舱模型的自动化调整,为总体设计阶段进行多学科设计优化奠定了基础。最后,给出若干设计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4.
提出采用一种结合三角网格退化、变域动态规划以及航迹优化的方法来解决突发威胁下的航迹规划问题。针对无人飞行器航迹规划中应对突发威胁存在时间延迟过长问题,采用一种速度较快的退化网格方法,有效提高了重规划的速率。在动态规划中,采用一种有向变域动态规划方法,进一步缩短了路径生成的时间。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减少时间延迟过长问题,并满足地形回避和威胁回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5.
直升机起落架着陆载荷及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直升机起落架着陆时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起落架冲击载荷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分析了着陆下沉速度、旋翼拉力系数、轮胎压力及缓冲支柱通油孔面积等参数对起落架冲击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升机下沉速度提高时,起落架参数应作相应调整以降低冲击载荷。  相似文献   
266.
We develop a three-dimensional (3-D) model of the 27-day variation of galactic cosmic-ray (GCR) intensity with a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solar wind velocity. A consistent, divergence-fre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s derived by solving the corresponding Maxwell equations with a variable solar wind speed, which reproduces in situ observed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time interval to be analyzed (24 August 2007–28 February 2008). We perform model calculations for the GCR intensity using the variable solar win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gnetic field. Results are compatibl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our model predictions and observed 27-day GCR variation is 0.80 ± 0.05.  相似文献   
267.
基于齿轮的精确建模对数值仿真精度的巨大影响,采用APDL-MALTAB的参数化建模编程技术,通过对齿廓曲线的精确推导,建立了比较精确的齿轮模型。从齿根最大弯曲应力和齿面变形两个方面对所建模型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对照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有效的验证。该建模方法为在有限元数值仿真中精确建立具有复杂曲面的几何模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同时也对数值仿真精度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8.
Airglow intensities and rotational temperatures of the OH(6-2) and O2b(0-1) bands acquired at El Leoncito (32°S, 69°W) provide good annual coverage in 1998–2002, 2006, and 2007, with between 192 and 311 nights of observation per year. These data can therefore be used to derive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during each of these seven years, in airglow brightness and temperatures at altitudes of 87 and 95 km. From 1998 to 2001, seasonal variations are similar enough so that they can be well represented by a mean climatology, for each parameter.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climatologies do not agree with what is usually observed at other sites, maybe due to the particular orographic conditions at El Leoncito. With respect to the last three fully documented years (2002, 2006, and 2007), the similarity from year to year deteriorates, and there are greater differences in the seasonal behaviour, more or less in all the parameters. The differences include, e.g., maxima occurring earlier or later than “normal”, by one or two months. All this may suggest the build-up of a new regime of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with a possible relationship to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wave activity.  相似文献   
269.
民用飞机机翼结构快速设计及自动化调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总体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民用飞机机翼结构及整体油箱的设计措施,并在一个开放式飞机总体设计环境中实现这一功能.定义了飞机翼面坐标系,提出了机翼、梁/墙、桁条、翼肋和蒙皮的参数化描述及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交互式机翼结构及油箱三维设计环境,自动获取结构及油箱的体积、重量、重心和惯性矩等物理信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机翼结构和整体油箱的自动化模型调整及几何体质量特性的自动重算,为总体设计阶段进行飞机重量、气动和结构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奠定了基础.最后,给出设计实例说明了机翼结构的设计和自动化调整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70.
低可探测机身参数化造型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低可探测机身外形造型效率,在概念设计中针对典型机身剖面研究了参数化造型方法.定义了若干设计参数对B样条的控制顶点进行调整,从而用单条B样条表示出机身和座舱盖的典型剖面,包括尖劈及凹凸曲线等.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一系列参数化剖面曲线模板,调整选用模板的参数生成机身各站位处外形,从而实现了机身快速造型.最后,利用提出的方法建立了两种隐身飞机概念方案的外形,并以侧向雷达散射截面为目标分别进行了优化,验证了该方法在机身外形优化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